1869年英商杜德(John Dudd)第一次把21萬斤的Formosa Oolong(烏龍茶)從台北大稻埕運送到美國紐約,到今年2019,剛好滿150年,在這150年裡,台灣經歷了三次的的政權(清朝、日本與中華民國),不同類型的台灣茶(包種茶、紅茶、綠茶)也在不同時期,外銷到世界各地。這幾年來,筆者與講茶學院的團隊們,深入到台灣各產茶區,拜訪超過300位茶業相關人士,找尋台灣茶產業歷史脈絡,這次筆者透過老茶人的敘述與資料的拼湊,來談談台灣150年來茶產業的興衰。
台灣紅茶的黃金年代
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,把台灣割讓給日本,台灣正式進入日治時期,而因為台灣位處亞熱帶,與日本緯度不同,物產豐富的寶島,讓日本取得台灣後,就以【工業日本,農業台灣】的政策,將台灣的農業設定為極大的重點,蓬萊米、甘蔗(糖)、水果、木材,還有茶,以日本本國的方式建設台灣,水利設施、車站、甚至總統府(總督府)都是日本時期建造的,政府也鼓吹日本人移民台灣,也在台灣實施當時唯一的【皇民化政策】,希望台灣人與日本人通婚,接受日本教育,五代、六代之後,就是日本人了。日本政府也希望學習英國,運用斯里蘭卡的紅茶,行銷全世界賺取外匯,所以台灣紅茶產業,是以日本政府的力量,從無到有,計畫性的建立。
日本在接管台灣後,發現台灣已經有製作烏龍茶的小葉種茶樹,當時就開始研究,以小葉種茶樹,嘗試製作紅茶,而當時因為戰爭與國際情勢的關係,日本政府改由台灣輸出紅茶,1906年台灣第一批的小葉種紅茶輸出至俄羅斯,而且當時輸出至俄羅斯的紅茶是現在很難想像的【紅磚茶】,【日本台灣茶株式會社】在1910年~1916年間,大量的輸出紅磚茶至俄羅斯,而其中的重點人物就是日本明治時期最具傳奇性的商人-可德前三(圖一),出生於熊本的可德,年輕時就學習紅茶的製作技術,以及前往中國漢口學習紅磚茶的製作方法,專職紅茶行銷至俄羅斯,甚至到西伯利亞開設茶葉店,但因為日俄戰爭(1904~1905年)的關係,輾轉來到台灣繼續製作紅茶外銷俄羅斯,一直到1916年退休,是台灣前期紅茶外銷最重要的人物,1917年俄羅斯發生了撼動世界的【十月革命】,對紅茶的需求就逐年下降,台灣第一段的紅茶外銷時期,悄然落幕。
台灣紅茶在西伯利亞的外銷已經不行了,日本政府開始計畫往歐洲市場前進,但台灣的小葉種紅茶味道不像當時主流大葉種紅茶強勁,因為以英國為主的歐洲紅茶的品飲方式(加糖加奶)不同,無法順利進入市場,1925年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至印度引進大葉種阿薩姆品系(這時台灣才有大葉種)。1930年當時全世界生產過剩,紅茶價格崩盤,而印度、斯里蘭卡等紅茶生產國締結【國際茶葉限產協定】,規定1933~1940年紅茶的生產與輸出,因為台灣紅茶沒有被限制,台灣紅茶崛起,開啟台灣紅茶的黃金年代,【國際茶葉限產協定】的第一年(1934年),台灣紅茶的出口量達329萬公斤,與當時的包種茶、烏龍茶三強鼎立,為主要出口品項,到1937年已經達到580萬公斤(占當年出口量52%),為日治時期最高峰,當時的台灣紅茶曾飄香在八千八百多公里外的丹麥首都哥本哈根。1936年被稱為【台灣紅茶的守護者】的新井耕吉郎(圖二),來到魚池設立【中央研究院魚池紅茶試驗所】從事阿薩姆茶之栽培與育種推廣的工作,為台灣產製阿薩姆紅茶的肇始。成為台灣大葉種紅茶的研究中心。期間新井耕吉郎在魚池設立了工業化的大型錫蘭式製茶工廠,魚池紅茶的生產面積也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峰3000公頃,魚池鄉成為台灣紅茶的故鄉(圖三),除了魚池鄉,新竹關西也是紅茶生產的大本營。1941年太平洋戰爭開打,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外銷中斷,當時新井耕吉郎運用自己的身分與影響力,保住了茶園與大型製茶廠,不至於被轉種稻米供軍糧。1945年日本戰敗,進入混亂時期,新井耕吉郎因為對台灣紅茶的貢獻,是少數破例留在台灣,繼續研究紅茶,但1946年新井耕吉郎因為瘧疾過世,享年42歲。國民政府接管後,台灣因外商的建議,開始發展綠茶,綠茶外銷量逐年升高,紅茶逐年下降,1970年代,台灣紅茶進入黑暗時期。
1970年台灣紅茶進入黑暗時期後,一直到1990年代台灣市場才開始有紅茶的聲音,泡沫紅茶與珍珠奶茶的興起,但是當時所以用的紅茶原料都是來自印度、斯里蘭卡等等,要到1999年才又看到台灣紅茶的蹤跡,1999年9月21日,台灣發生了嚴重的九二一大地震,而魚池鄉為非常嚴重的災區,災後台灣政府推動【一鄉鎮一特色】的地方產業振新計畫,因為1999年茶業改良場發表了紅茶新品種-台茶18號紅玉,魚池鄉就選擇紅茶為特色振新計劃的重點,鄉公所、農會、茶業改良場與農民的共同努力,再加上媒體與企業認養的幫忙,成為日月潭最主要的特產與伴手禮,讓沒落已久的台灣紅茶,再次風華再現。
圖一 - 可德乾三
圖二 - 筆者到日本群馬縣新井耕吉郎的故鄉,左為王威文總幹事
圖三 - 台灣紅茶的故鄉-魚池鄉
世界烏龍茶的領導地位
前文所提到的台灣烏龍茶之父-約翰杜德(圖四),在清領時期,把台灣烏龍茶外銷產業一手創立出來的,1864年來台灣考察樟腦與茶葉,至福建安溪引進茶苗在台北丘陵地種植,聘請當地人種植茶葉、指導種植技術、提供資金、設立茶葉精緻廠、收購茶葉、再把茶葉外銷,可以說是一條龍的方式,再運用自己為【怡和洋行】(遠東最大的英資洋行)唯一代理商的身分,用【Formosa Oolong】名號,將台灣烏龍茶外銷到全世界,台北大稻埕的李春生,因為成為約翰杜德的買辦,成為日治時期台北三大富豪的第二名,而當年來台灣的馬偕醫生,也都是受到杜德與李春生的照顧。
日治時期,烏龍茶是本來就有的外銷品項,順勢也繼續外銷賺取外匯,而日本政府重心在紅茶產業的建立,紅茶的外銷就慢慢的越來越多,成為主要的外銷品項,1945年日本戰敗後,台灣開始發展綠茶外銷市場,綠茶在1960年代成為外銷主流,不管是1930年代的紅茶黃金年代,或是1960年代的綠茶時期,台灣的烏龍茶都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外銷,只是在約翰杜德時期後,台灣的烏龍茶都不是市場的主角,直到1975年世界發生的嚴重的能源危機,台灣各茶類外銷中斷,台灣烏龍茶才又在國內市場,站回舞台的中央。
1975年是台灣茶產業的重要分隔線,1975年以前,台灣茶大多外銷為主,台灣一般民眾是不喝茶的(只有有錢人,才有喝茶習慣),汽水或咖啡都比茶葉更早成一般民眾的嗜好飲料,1975年的世界能源危機,台灣民眾沒有太深刻的印象,因為台灣當時處於十大建設時期,整個台灣欣欣向榮,因為世界能源危機和台幣升值,導致台灣茶葉外銷中斷,也是台灣外銷轉內銷的關鍵時期,農林廳開始研議,如何推廣台灣島內一般民眾喝茶,因為當時咖啡已經是流行時尚飲品,主打健康訴求,而農林廳發現外國的研究案,茶葉更為健康,1975年農林廳招開記者會,主推茶葉與健康的關係,也在1975年以後,開始一連串的國內茶葉推廣政策,例如1975年台灣光復後第一次茶葉比賽,新店包種茶比賽(圖五),1975年最早高山茶產區-梅山開始種植,1982年製茶管理規則廢除,台灣農民開始可以自產、自製、自銷,因為比賽和品牌百間爭鳴,造就了台灣烏龍茶的生產製造技術突飛猛進。
1980年代,台灣股市上萬點,開始了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,這個時期,台灣的茶藝館,在早期檯面下帶有情色色彩的印象,慢慢的檯面化,台灣人民開始有錢有閒了,茶藝館有如雨後春筍一家一家的開,茶藝館成為打牌、開會與相親的場域,如台北的紫藤廬、台中的陽羨茶行(春水堂前身)都是在這個時期創立,茶藝館的需求,讓當時知名度較低的地方特色茶,如凍頂烏龍茶、東方美人、鐵觀音、文山包種茶等等,名聲更響亮,也因為茶藝館的需要,當時茶業改良場在1981年推出的新品種台茶12號與台茶13號,才有雅名【金萱】與【翠玉】。1990年代罐裝飲料茶的上市,開喜烏龍茶席捲台灣市場,超過碳酸飲料,成為市售飲料龍頭,台灣人見面打招呼也從“吃飽沒”到“來喝茶” ,茶也成為台灣人最習慣也最常喝的飲品。 (延伸閱讀:台灣故事島-茶業記憶庫 )圖四 - 台灣烏龍茶之父-約翰杜德
圖五 - 1975年石碇包種茶比賽
台灣茶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
台灣在2002年加入WTO後,台灣茶正式進入精品茶時代,2010年後台灣年輕人回鄉,新血進入台灣茶產業,新的品牌、新的方式、新的思維與新的推廣開始發酵於台灣茶產業各個位置。在1975年以前的台灣外銷時代,是因為國際事件,而產生台灣茶產業的興衰,而1975年以後的台灣茶內銷與精緻的累積,用台灣的烏龍茶品質和製作技術,讓台灣站上世界烏龍茶的領導地位,三峽碧螺春、文山包種、木柵鐵觀音、東方美人、名間茶、高山茶、港口茶、日月潭紅茶、凍頂烏龍茶、蜜香紅茶與台東紅烏龍等等(圖六),台灣有眾多獨具特色的地方名茶,可以推廣到世界各個不同市場,年輕一代的茶人,是不是也像這150年台灣茶歷史的不同階段,有我們這世代該做或該改變的事情,讓台灣茶產業有下一個150年。(本文章刊登於咖啡誌2019-5月號) (延伸閱讀:台灣茶的廣度與深度 )
圖六 - 台灣各區地方特色茶
湯家鴻 Tommy Tang
講茶學院 創辦人 講師
講茶茶業集團 執行長 焙茶師
國立中興大學 講師
農委會茶業改良場-茶葉官能評鑑等10張茶類相關證書
英國WSET葡萄酒與咖啡證書等12張飲品類相關證書
英國C&G國際專業培訓師等7張教育、行銷相關證書